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成都考研二战经验总结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成都考研二战经验总结的知识,包括考研二战求稳还是冲一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考研二战,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复习经验
首先你要把自己的定位定准确。你要清楚的明白,你是不是一个适合考研的人,你考研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后期的就业,还是为了能够自己在学术上更加深造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从小就不热爱学习,一说到读书就脑瓜疼的人,那么你就不要盲目的去坚持考研了,因为你会发现,当所有人都坐在一间屋子里,大家都认真读书学习的时候,而你却什么也看不进去,甚至会发困,甚至会扰乱别人的学习环境。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还不如早早的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为自己毕业后的求职生涯做好准备,扎实基础。如果你是一个从小就热爱学习,并且有志在学术道路上有一番作为的人,或者如果你对眼前你认为的你毕业以后的就业情况认为不是很理想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考研。就实际情况来说,绝大多数考研的学子他们更多的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困难而选择的随波逐流,这是事实。
二、考研二战在家成功经验
1、考研二战在家成功经验:不更改调换目标院校专业;总结第一次考研失败原因;做好复习计划安排,多做专业课的理论复习;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培养应试心理;尽量和家人和睦相处。
2、第一次考研失败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有不少考研成功的小伙伴,都是二战才考研成功的。
3、对那些好院校专业,竞争压力实在太大了,因为招生人数不多,但报考人数多,并且招生人数里还包括推免生,所以留给考研小伙伴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很多二战考研成功的人,他们往往没有换报考院校专业,有了第一年考研复习的基础,再去复习时,就能驾轻就熟,复习压力小一些。
4、我们在确定好了报考院校专业,也分析好了第一次考研失败原因后,下面就是做好复习计划安排了。做复习计划安排时,我们应该可以根据第一次考研的不足之处和失误,进行安排。比如,考研英语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不仅要背好单词,而且也要多做阅读理解的总结和归纳,还有写作模板的准备。总之,不要轻视公共课的复习。
5、考研二战可以预报名!主办方需要初步了解参与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设立报名点收集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参与者需要根据主办方的要求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以供主办方进行审核登记。
6、之所以要设置预报名,一方面是为正式报名分流,以免报名过于集中,报名系统过于拥挤,提高报名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考生提前熟悉报名流程,给考生更充裕的报名时间,尽量避免错报、漏报情况出现。
7、此外,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还需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三、四川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
我是2020年毕业于不知名双非一本院校,今年二战成功上岸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资源与环境专业。
第一次考研时,我选择了南京理工大学,因为那时候我本科课程较多,自己复习情况不是很好,所以选了个中等的211院校,并成功通过了初试,但由于收受到疫情影响,复试准备期间没有足够的紧张感和学习压力,最后遗憾落榜。在第二年,我分析了我考研的目的,我是为什么选择研究生这条道路,最后得到的答案是未来。我现在拼尽全力考取研究生,就是为了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不再是被选择,而是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所以在二战考研时选择冲一冲,第二年选择学校时,会有更高的要求,我首先去找我这个专业的学科评估排行表,根据学校的专业实力、综合实力以及地理位置来进行一个选择,当然也要考虑难度这一方面,这需要去学院官网找往年的拟录取名单,看进复试线以及人数,再看最终录取的学生分数分布情况,通过观察这些,就可以得到考取这个学校的大概难度,由此就可以对自己的该报什么学校会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川大环境专业19年改革之后初试参考书目都是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学导论。其中环境化学中有少量计算题(这些年的考试都没考过很难的计算题),环境学导论则全部是需要背的内容,总体来讲专业课难度并不高,大部分人都能达到110分左右。近几年川大环境专硕的全日制计划招生都是12人左右,不过最后都是大概招了28人(因为非全收不满名额就给了全日制)。专硕去年报名了200人左右(往年要少一些)分数线是355分共45人进入复试,其中380以上12人左右,370分大概排22名。最后全日制拟录取28人,非全日制拟录取4人。而且成都是我未来想要发展的城市,于是我选择了川大。
我本身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英语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在3月份就开始了第一轮复习。首先是单词,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所以对于考纲单词一定要反复背诵。我用的是纸质的单词书《恋练有词》
用艾宾浩斯曲线反复记忆。然后结合手机app,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背诵。其次,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占比较大,而且容易拿分,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做阅读理解。刷完了近十年的真题,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在视频网站上很容易找到讲解课程,对于错误的地方多总结,并且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另外,大小作文在11月分开始准备的,主要就是整理好自己的作文逻辑框架,然后每天练习一篇,用有道词典的作文批改功能修改一些语法问题,慢慢地作文就会有所提升。
该阶段主要是提升词汇量,可以利用单词APP背诵《恋练有词》上的单词,大家也可以选择其它的单词书。大概每天新背诵50个,然后逐渐提升数量。有的软件可以根据艾宾浩斯曲线来设定复习轨迹的,不用担心。为了避免自己懒惰,可以用软件规划背诵时间和次数。
开始进行阅读练习,阅读我有跟着唐迟的阅读课程进行学习,个人还是非常推荐的。此外我购入了一本英语阅读手译本,每日做完一篇阅读后,会逐句将其翻译下来,并且标注出陌生单词,加深记忆。通过这种方法做阅读的话每日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左右,但是非常有效果。因为不仅能够提升阅读,同时在写作与翻译方面也有利处。
此时开始加入新题型以及真正的翻译训练,专硕考英语二,其实此时可以先试着练习英语一的翻译题,进行全文翻译。阅读方面开始第二遍的真题阅读,记得留三套阅读真题作为冲刺时的练习,个人建议不要做模拟卷,一直保持做真题。
此时开始进行作文的准备,作文最好是自己整理一个模板,不建议直接被别人的范文,保持接着做阅读与背单词,此时专业课到了临界点,英语学习时间适当减少,保持学习状态即可。
在最后冲刺的三周内进行保留的三套真题的练习,平均一周一套,掐表做题,培养考试感觉。
政治我是暑假开始才准备的,买的资料有《核心考案》徐涛、《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形势与政策》、肖四和肖八。
刚开始就是先看徐涛网课划重点,然后开始做《1000》题,不会的知识点就翻阅核心考案和精讲精练(后来发现还是精讲精练用的多)。
《1000题》至少要刷两遍,《知识点提要》这本书也很重要,我是大概10月底开始每天中午一个小时看和读这本小书。后来就开始做肖八选择题,肖八的大题我没有背也没有看。这些都做完之后做完也快到考试了,考试前四天开始集中精力背肖四大题,如果有时间还会看《1000题》里的错题。
数学是我当初耗时最长的科目每天最少花费4小时,最后成绩还行。数学二分为高数和线代两部分。
高数的基础部分我是看的汤家凤老师的基础课,
因为汤家凤讲的比较细,认真听会有很大收获。强化部分则是看的武忠祥老师的视频。
线代则是直接看的李永乐老师强化阶段的视频(因为本科期间学过线代,也听朋友说李老师强化课会把基础课的内容再讲一遍,于是直接看的强化课)。
在考研中,数学永远是关键,任何大的分差几乎都是数学导致的。7月底前把高数基础过一遍,之后花半个月时间把线代强化视频过一遍。这也就到了八月中旬,开始进入1800强化阶段以及写李永乐的小红书阶段,此时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教学视频了,一心写题,等遇到不会的再去找相对应知识点的视频讲解,这样可以节约一些不必要的时间。等1800强化阶段和线代小红书写完后就到了九月中旬,花几天时间总结一下做题心得后就开始写张宇的闭关修炼,
写完闭关修炼十月中旬,这个时候停止一星期新题,花一星期时间把之前数学错题难题拿出来重新做。之后就开始写真题。数学把98-21的卷子全部写一遍,之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真题不要只写一遍,要反复的写和反复的看,真题远比一些模拟题的价值要大得多,虽然今年题型变了,但考察的知识点并没有改变,之后各大老师的模拟题页开始发货了,我推荐买张宇合工大李林的模拟题,在做的时候要给自己计时,帮自己找到考试的紧张感。
所用的模拟题:1800 660 880 108 330以及武忠祥老师强化课程配套的严选题和李永乐老师强化课程配套的题目。一开始写习题册时错误很多也正常(我一开始做题要错一半),要把基础打好不要盲目地追求进度。尤其是不要看身边的人进度比你快就追赶进度。
真题是从最开始的年份做的,如果时间来不及直接从零几年之后做即可。
模拟卷:李林4套卷6套卷张宇的过关版和高分版模拟卷合工大共创和超越李永乐6套卷(时间充足的话都做,来不及的话就想做李四李六再做合工大),初期的错题不需要专门找个本子抄写下来,因为后面再做的时候可能就觉得很简单,专门抄写下来很浪费时间,我后期的错题主要是用扫描软件扫描下来储存在一个文件夹并进行分类方便后面复习。此外要多做点模拟卷,做真题可能检测不出你的真实水平(因为老师讲课的例题和平时做的习题很多都是模仿真题出的),做模拟卷会遇到很多新颖的题目。最后建议掐准时间做试卷,留至少二十分钟来检查试卷。
专业课是我用时第二多的科目,四川大学专业课是838环境学,包含两本书内容,分别是环境学导论和环境化学。
主要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大概两道,每道10分)、论述题(一般也是两道,每道占15分)。
考试中两本书的内容占比差不多,名词解释每年差别都不是很大,基本认真背都能回答出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回答则需要在背诵好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一些答题技巧且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变化也比较大,一些近期的热点内容都可能考到,计算题因为出题范围固定全部掌握之后倒不是很难,只要多背多记多练。至于重点,大家可以从考研资料以及历年真题中抓重点和考点,辅助记忆。历年真题真的很重要,历年真题能让我们把握书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川大出题的一些倾向。最好是能联系到直系学长学姐,获取他们亲自整理的考研资料,这些一般都梳理了重点考点,和历年真题,质量很高,没有复习方向的同学也可以考虑跟班学习,可以较好的指导专业课复习备考。
环境化学复习第一遍可以过一下南开大学,孙红文老师的课,加深一下印象。
第二遍看书每看一章节写一章节的思维导图,写课后习题对答案然后做各个学校和这章节有关的题库再回来补充思维导图。
环境学导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多并且零碎。边读书按照知识点归纳总结重要的考点。之后就是进行反复的背诵,背到一定程度做真题效果更好。我的背诵技巧就是使用思维导图先记住框架再补充小知识点,例如环境学导论他其实是很顺畅的一条线:
第一部分:介绍环境学这个学科,介绍环境问题(世界和中国的),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生态学基本知识,城市生态系统。引出来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如何解决。
2、气:气象学、全球大气问题(3个)危害及对策
3、声: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7个)
4、固废:固废和危废、巴塞尔公约
5、土:自然、土地、森林、矿产。
在这里我只罗列了一些大的点,里面还有很多需要自己补充的小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因人而异,经供参考。)
关于复试:今年依旧是线上面试,这就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硬件,这就要去看各学校的复试通知里的具体要求,每个学校用到的软件不同,硬件设备要求也不同。除了这些设备的准备,也要做好知识点的复习,除了学院大纲上要求的书,还要去看一下本科所学课程,毕业设计,自己所获得的一些科技成果,这些都要加以了解,因为这些东西出现在你的简历中会被老师看到,那自然是有可能会在复试过程中被老师问到。此外也要好好准备英语,日常英语以及专业英语,这两个大板块老师都有有可能会问到,所以你需要准备几个日常问题,如:家乡、家庭、本科情况等。并且还要熟悉你们专业的基础专业英语单词,以防老师问到。
在复习过程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拒绝焦虑。也许你的出身并不好,也许你高考失利来到了一个你不喜欢的本科,现在机会来了,这是你改变你人生的一个绝佳时机,如果错过了,你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所以无视掉所有看不见的来自其他人的隐形压力,只需要埋头把自己做好就够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记得时刻保持自己的思考,考研的敲门砖绝不仅仅是踏实的学习,而是在学习之外尤其要记得独立思考。
四、二战考研,有什么好的建议和经验吗
1、我非常理解考研的压力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2、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考研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因此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并保证每天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状态。
3、多做真题和模拟题:考研的试题类型和难度都有一定的规律,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4、关注考研政策和动态:考研政策和动态会不断更新和变化,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动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例如提前了解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以及对考试内容的调整和变化。
5、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资源都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资源,例如自习、辅导班、在线课程、教材等。同时,也可以尝试多种学习方法和资源,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6、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考研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来应对挑战和压力。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休息和娱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疲劳,同时也可以寻求支持和帮助,例如和同学、家人或导师交流和沟通。
7、最后,我希望你能保持信心和耐心,认真准备考试,相信自己并不断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同时,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也要珍惜这段经历,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升学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自己、挑战自己、成长自己的过程。祝你成功!